据中国之声《全国新闻联播》报道,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施兵光日前撰写了近30页的《英语教材质量分析报告》直谏教育部,引发社会关注。本应代表学科知识传授的教材为何错误频发?如何规范外语编写、出版机制?在昨天召开的外语学术出版高峰论坛上,来自全国的出版界、学术界人士围绕此类现象各抒己见。
历时两年的“找茬”历程,施兵光在6种教材中,就列举了近100处语法、拼写、翻译问题,有些单复数错误很是低级。为什么一版再版的途中无人纠正?北京外国语大学何其莘教授建议:作为全国有几百万人使用的外语教材,打通读者反馈渠道,留下纠错网址或电话格外重要。
记者查阅了10本不同出处的外语教材,除了上海外教社出版的《大学英语综合教程》在封底留下了纠错反馈的联系网址,剩下的都投诉无门,更不用说采纳意见。商店买东西都有三包维修,为何书发行了就没下文呢?上海市出版工作协会理事长赵昌平认为,出版乱象跟急功近利有很大关系,很多出版社片面强调利润,把学术著作看成是赔钱的东西,没想到出版作为文化产品,它利润的争取并不是靠降低自己文化品格。